王健林所言不虚!2024年楼市信号,未来的房价,或将超乎预料
进入202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进入调整期。具体来看,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楼市就趋于降温。特别是2023年以后,楼市明显进入降温通道,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据官方统计,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排名前100的主要房企销售额同比出现了大幅下滑。
其中,2023年1-9月份,这些房企的销售总额约为48501亿元,同比下降10.3%。与此同时,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主要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也出现了持续下跌的态势。
进入2023年,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已从80多个增至99个,房价持续下跌的时间也从2个月扩大到4个月。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楼市的调控趋势已经初步形成,未来至少在2024年内,仍将持续发酵并深化。
事实上,早在2018年,大佬级人物王健林就曾预测,我国房地产行业最多也就能繁荣20多年,不可能长期保持高景气。
王健林认为,全球范围来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能够长期繁荣超过50年。一般来说,热潮维持20年左右就会进入平缓期。无论是房屋供给还是购买力都会达到饱和状态,开发空间越来越小,难以为继。
对我国而言,1998年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拉开了房地产市场化进程,那么到2018年恰好两段时间,也基本达到了繁荣的峰值点。王健林的判断与事实发展高度契合。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2022年以来楼市持续降温的态势,预示着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难以扭转。具体来看,当前楼市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新房和二手房的销售情况已经持续恶化。目前,许多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房子日渐难以销售。即使开发商采取打折促销,新房仍然卖不动。
二手房挂牌时间也不断延长,降价幅度也在加大,但成交情况依然冷清。专家分析,这与国内老百姓的购房能力下降有直接关系。
近3年疫情对百姓收入造成打击,买房积蓄也在缩水。房价如果不回落到合理区间,对消费者而言依然难以承受。
全国范围内烂尾楼现象也日趋严重。不少城市的商品房预售项目因开发商资金短缺问题无法正常交付使用。
购房者所付定金和首付款可能会无端损失。这也直接打击了消费者的购房预期。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各地烂尾楼数量较前一年出现大幅上升。购房者对新房的不信任感也在快速积累。
当前房价水平与居民收入脱节严重。以一线城市为例,房价收入比已达到35-40倍。相比之下,国际通行标准在6倍左右。
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泡沫风险。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很可能导致房价泡沫破裂。这也使楼市难以通过短期刺激措施就实现反弹。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楼市已经步入调整通道,这一趋势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发生改变。业内人士建议购房者要据此调整预期,避免出现过度悲观或者乐观的偏差。
同时,也需要警惕一些城市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密切关注政策变化,谨慎购房。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多项指标数据明显放缓,美国楼市迎周期拐点
2022-05-27 12:02 - 湖南湘潭出台地产二十条措施,拥有1套住房并结清贷款再购房算首套
2022-05-24 18:08 - 北京豪宅一周成交榜:中海首开拾光里成交6套 成交金额0.56亿
2022-05-25 12:08 - 央行重申: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2022-05-12 18:08 - 如何正确衡量个人买房能力,抓住买房时机?
2022-07-07 00:09 - 国常会: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
2022-05-12 18: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