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房产 江西资讯网 2022-10-10 524浏览

买豪宅这件事,富豪们的想法变了

疫后时代,财富洗牌。无论国内国外,豪宅霸榜的新闻屡见不鲜,需求已经不是问题。

但在供给端,在城市土地稀缺,居住越发同质化的当下,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契合当下精英人士对生活的理解,满足富豪们越发挑剔的品味,同时引领建筑业本身更好的为居者服务?

这是更值得我们探讨的方向。

本期豪宅邦,我们将尝试探索顶级居住空间变迁的逻辑,以期为跨越时间的优质作品,描绘样板。

从别墅到大平层

权利中心的迁移

以“有钱”为超能力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在《黑暗骑士》里,放弃了恢弘的韦恩庄园,将住处搬到了位于哥谭中心韦恩塔的公寓里。

虽然这是电影剧情不得不为之的选择,但跟随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镜头,人们期望布鲁斯韦恩有一扇将城市夜景尽收眼底的窗户,与权贵斡旋的宽阔露台,身处其中俯瞰他的城市。



▲图源:黑暗骑士剧照

以往对权利的诠释,随着城市的崛起,向中心或者未来的中心聚集。

如果把各类豪宅榜比作一个贵胄云集的宴会厅,那些庄园就是披风缀满宝石的手杖绅士,以审慎的目光,凝视着越来越多西装革履神色高傲的大平层们昂首入场。

当然,大平层的上位,除去感情上的需求,也有着现实主义的推动。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新一代的富豪们,往往比普通人更为勤奋——有数据统计,年入千万者每年平均休息时间不超过7天,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因此更看重核心资源带来的效率。

毕竟要是房子买了没时间住,恐怕就会沦为卡戴珊家族太后口中“存存香槟”的库房,主人都忘记拥有,自然也就追不上保值的风口。

换言之,占据城市多维资源的大平层更符合当代富豪的生活节奏,因此在维系身价上更胜一筹。

稀缺性同样是镶嵌在这些大平层领口的宝石。

众所周知,豪宅是城市发展到后期的产物,在中心化发展规律之下,很多城市在成熟到足以匹配豪宅的消费能力后,却发现优质土地所剩无几。因此除非有着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建造者就必须在已成型的格局里,小心摸索——在一座城市中寻找山水,难度绝不小于在山水中新建一座城市——每一座豪宅的诞生,都无可复制,不可重来,更是城市通往现代繁荣下一个阶段的标志。

也因此,对于豪宅的主人来讲,长久伫立于露台之上,静默沉思。将城市繁华尽收眼底,是一种感官冲击也是对掌控欲的双重满足。



从直线到曲线

建筑审美的迭代

要看一个人的品味,就看他住在哪里。

豪宅建筑本身的趋势变化,率先发生在皮肤之上,人们希望以非常规的特立独行,来打破同质化的束缚。

有人把大树连根拔起凌空载种,建造垂直森林,也有人以圆润的曲线,替代锐利的直线,将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肆意揉捏,以上帝之手雕塑新的生命。

前者尚在探索,后者则已在豪宅圈,刮起了势不可挡的时尚旋风。得益于一位天生反骨又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一位把哲理渗透进建筑,设计自上而下,由天空接近地面的建筑界女魔头。

没错,曲线女王的扎哈·哈迪德的名字,就是畅销的标志。



▲Zaha Hadid 摄影 / Alberto Heras

“建筑不只是一处庇护所,它应该令你兴奋,给你安慰,使你思考。”

曲线增加了建筑的灵动与柔美,提升了张力,同时带来极强的未来感,弧度的变化更创造出建筑的光影,让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

曲线是如此迷人,只要一眼,就像在你的脑海植入了一株藤蔓,拔都拔不出来。



▲Bee’ah 总部,沙迦,阿联酋,2014-2021 制图:MIR,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广州歌剧院,广州,中国,2003-2010 摄影:Christian Richters,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中国,2014-2019 摄影:Hufton+Crow,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不过,曲线也有其缺陷,比如仅仅是为了外观的提升,就要增加巨大的建筑成本,扎哈·哈迪德设计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就因太费钱而遭到抵制。(30亿美元的花费,直接吓退了日本)

但这种带着点傲慢的美学追求,却恰恰吻合了豪宅追求人居极致的使命,显得更为纯粹珍贵。

科技引领建筑

回归居者本源

如果求异是建筑外观的不懈追求,那么建筑的内生长则迫切渴望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

人们有80%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通过风光水气等环境因素的精密调节,守护人体健康成为另一行业趋势。

事实上,四合院,就是先祖利用空间调风纳光的杰作,而后则转变为空调或者中央空调,但无论是对空间的挤占亦或噪音都不尽如人意,当下科技的前沿已经迭代出一种以“衡”为目标,创造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维持最适宜人体需求的微观环境的科技住宅系统。

随着更多科技建筑的出现,国际上也已经有了完备的评定体系。比如WELL健康建筑标准就基于建筑使用者的健康,作为设计、施工和运营的首要考虑条件,结合科学技术、医学、设计等最新成果,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进而提升人体健康、福祉和绩效状态,并期望以这样的理念带动建筑产业的变革。



截止到2022年,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约2亿平方米的建筑通过了WELL认证——国外著名建筑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ARM索菲亚中心,美国维克多大厦等。



从非凡到平凡

豪宅的更多意义

当文字和音乐消失,建筑仍在歌唱。

建筑是人类文明中,被赋予永恒意向的代名词。这其中,豪宅又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笔者曾有幸与建筑大师李玮珉先生有过短暂的交流,在这一点上,他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

“受限于成本,很多前沿的设计理念和科技,势必会率先在豪宅身上呈现,再经历时间的沉淀,最终向普通住宅普及,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人居体验迈入下一个台阶。在这一层面上,豪宅不止是居住享受的最高承载,更对人居关系的进步负有责任。”

我们认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豪宅,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唯有据守核心,同时在外观上敢于打破常规,特立独行,在建筑内核上又始终以人为本,踩在科技的前沿,给予居者全方位呵护的作品,也许能跨越时间,无论从建筑亦或传承角度,屹立百年。

这样的建筑,已在西安诞生,有幸相逢。

来源:公众号【端楼】

江西资讯网

江西资讯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西资讯网 jx.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