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江西资讯网 2024-08-16 510浏览

【考试地理】高考地理中的工业类问题!高考地理中的“过渡性地带”

1、分析工业区布局/评价发展条件

命题角度:根据区域图、资源分布图等分析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1)自然条件
①位置:判断地理位置优越(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土地:地形平坦,利于发展工业;土地租金低,成本低。
③水源:判断该地是否靠近河流、湖泊、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
④原料:靠近原料产地,xx资源丰富(读图判断某种资源)
⑤能源:靠近(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有充足能源供应(读图判断某种能源)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城市集中/靠近大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②政策:国家政策支持
③交通:判断该地具有哪些交通方式(航空、公路、水路、铁路、管道运输),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数量(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素质(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价格(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劳动力价格低,成本低)
⑤科技: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发达
⑥工业基础: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条件好
(3)环境因素: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布局。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①改善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③加强区域联系与对外交流,扩大市场规模。

3、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提高生产水平;

②进行产拼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③扩大市场规模,树立品牌意识;

④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到国外(国内)投资建厂的原因


①当地人口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③原料丰富;

④政策支持;

⑤地形平坦,土地租金低,成本低。

5、到国外(国内)投资建厂意义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⑤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01

地理界线

区域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征,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学家运用单项或综合指标来划分区域,从而在地图上确定区域之间划分的界线,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

但地球表面没有这些界线,界线两侧的地理差异也没有特别明显。

区域界线所处的位置往往表现为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地带,地理差异具有渐变性。

在中学地理课程和教学中,往往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而对区域之间过渡性的关注相对较少,甚至把区域界线绝对化。

02

秦岭淮河一线的过渡性


要确定一条地理界线并不简单。通过降水量、温度和植被这3个主要指标,才能基本确定“秦岭—淮河”线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第一个是降水量,通过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析发现,“秦岭—淮河”线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指标。

第二个是温度,“秦岭—淮河”线也基本上是我国1月份零度等温线,零度等温线的意义决定了河流冬季是否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区域1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而在“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冬季一般结冰。

第三个是植被,“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北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指标。通过以上3个主要指标,才能基本确定“秦岭—淮河”线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03

地理事物分布过渡性的表现

许多地理事物分布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其影响因素的分布是渐变的。在自然地理事物分布上有非常多的例子。

如太阳辐射是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是渐变的。


五带的划分中,从热带到寒带,温带就是过渡带;从热带到温带,亚热带就是过渡带;从温带到寒带中,亚寒带就是过渡带。


如降水量的变化,由沿海到内陆是渐变的。


植被从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依次渐变。从热带雨林带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就是过渡带;从阔叶林带到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就是过渡带等等。


▲我国植被分布图(图源 | 星球研究所)

04

案例探究——甘肃省

在分界线附近的区域,位置上往往具有过渡性。在过渡位置上,该区域有何特点?我们以甘肃省为例来归纳总结。


▲甘肃省在我国的地理位置

甘肃省处于

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


▲中国地形图

甘肃省处于

我国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

甘肃省地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甘肃省地跨

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个温度带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甘肃省处于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接过渡地带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甘肃省处于

从湿润区依次向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甘肃省干湿区分布图


▲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甘肃省处于

从森林向草原、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


▲我国植被类型分布图(图源 | 星球研究所)

区域的过渡性

为何在高考中很重要?

过渡性地带的区域环境条件复杂多样,能体现出区域内部差异性显著。过渡性的地理特征差异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类活动方式多样。

(2)生物多样性显著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原因:位于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不够稳定)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题,如果细心去研究的老师们会发现高考特别喜欢考区域过渡性明显的区域,如2020年全国卷1第一题组治沟造地;2020年全国卷2第一个题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2020年全国卷三37题毛乌素沙地;2021年甲卷37题祁连山等。

所以说,高三备考复习中更应该注重对区域之间过渡性的关注!

以上为个人肤浅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真题感悟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8分)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12分)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描述地理位置一般主要从经纬度范围、半球位置、温度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包括自然区、地形区、相邻地区等)描述即可。

(2)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水源、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资金支持等,结合具体地区分析即可。

(3)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入手。经济方面,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方面,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社会方面,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江西资讯网

江西资讯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西资讯网 jx.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